top of page

【網購運費黑幕】運費誰在悄悄買單?揭秘真相大曝光!

元超數位

在網路購物日益普及的今天,運費常常成為消費者與賣家之間爭論的焦點。究竟是由賣家吸收,還是應由買家負擔,才能達到雙方都滿意的平衡點?本文將從運費計算的原理、實際案例、買賣雙方的立場及市場競爭等多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並分析在台灣市場中如何設計出既公平又合理的運費策略。


一、運費計算的基本原則


以台灣常見的宅配服務為例,許多物流公司採用固定標準尺寸作為計費依據,例如以 60×60×60 公分為一個「材」,基本運費定為 NT$95,超出標準尺寸則依材數加收額外費用(例如每增加一材加收 NT$10)。計算公式如下:運費=95+(所需材數−1)×10(不包含包裝成本),除了物流運輸中的實際成本,也會計算包裝材料及保護措施的支出。


實例說明:

  • 小型商品: 若包裹尺寸正好為 60×60×60 公分,所需材數為 1,運費即為 NT$95,包裝材料NT$20,兩者相加總金額NT$115

  • 尺寸超標案例: 若包裹尺寸為 80×60×60 公分,其體積超過標準單位,向上取整後可能需要 2 材,運費則為 NT$115,包裝材料則也會增加。

運份的計算方式不僅計算了物流運輸中的實際成本,也考慮到了包裝材料及保護措施的支出。


二、買家的視角

1. 買家對運費的敏感度

  • 透明與合理:消費者普遍希望看到清楚、透明的運費計算方式。當購物過程中看到明確的運費明細,可以避免結帳時出現「隱藏費用」的疑慮,從而提高購買信心。

  • 價格競爭力:若運費由買家全額負擔,則即使商品本身價格低廉,但額外的運費也可能成為購買決策的障礙。許多消費者會認為「小東西也要付很高的運費」,這可能使他們轉而選擇其他提供免運或低運費服務的平台。

2. 促銷策略的影響

  • 滿額免運:為了降低單筆訂單因運費而造成的負擔,許多平台會推出「滿額免運」的優惠活動。這不僅能鼓勵消費者增加購買金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讓買家覺得運費問題得到解決。

  • 運費折扣或優惠券:部分平台還會定期推出運費折扣或免費運費的優惠券,降低買家的實際負擔,進一步提升購買意願。乾


三、賣家的考量

1. 包裝與物流成本

  • 包裝材料費用:

    賣家在出貨時必須投入包裝成本,如泡泡紙、防震盒、防潮材料等,這些費用隨著商品尺寸和性質不同而有所變化。


  • 物流合作成本:

    與物流公司的合作通常會根據包裹尺寸與重量來計算運輸費用。當包裹尺寸超出標準時,額外的成本必須由運費來彌補,以確保商品安全送達。


2. 市場競爭與價格策略

  • 吸收運費的利弊:

    若由賣家全額吸收運費,商品的售價往往需要調整得更高,以涵蓋這部分成本。這樣可能會影響商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力,尤其在買家進行價格比對時。


  • 透明定價:

    採用公開透明的運費計算方式,可以使消費者清楚了解每一分費用的來龍去脈,同時也能讓賣家在促銷時有更多靈活性,進而提升品牌信任度。


四、誰該吸收運費?找出平衡點

1. 雙方分擔模式

目前較為合理的做法是由買賣雙方共同分擔運費成本:

  • 賣家策略:

    在商品價格中部分包含運費成本或透過滿額免運來平攤單筆訂單中固定的包裝與物流成本

  • 買家策略:

    在小額訂單中支付較高的運費,但在購買金額達到一定門檻後享受免運優惠,從而促使消費者增加訂單量。

2. 市場與產品差異化考量

  • 大宗或高價商品:

    賣家可能傾向於吸收部分運費,以提高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

  • 低價小件商品:

    買家支付運費可能更為合理,因為單筆訂單的包裝與物流成本較高,且賣家無法將這部分成本全部轉嫁到低價商品中。


網購運費究竟該由誰來吸收,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

  • 從買家角度看, 透明且合理的運費計算方式能提高購買信心;

  • 從賣家角度看, 正確分攤包裝與物流成本是確保商品安全送達與長期經營的關鍵。

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採用雙方分擔的模式,透過滿額免運、運費折扣以及明確的運費計算公式,在市場競爭中找到買家與賣家皆能接受的平衡點。這樣既能減少因額外運費而產生的購買猶豫,也能讓賣家合理回收包裝與物流成本,共同促進網購市場的健康發展。


總結來說,網購運費的吸收方式應根據商品特性、訂單金額及市場競爭情況靈活調整,達到雙贏的局面。未來,隨著物流技術的進步與市場的成熟,相信會有更多創新策略來平衡這部分的成本,讓網購體驗更加順暢與愉快。


聯絡我們

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電子商務的秘訣嗎? 歡迎聯繫YUAN CHAO ,他們擁有豐富的線上銷售經驗,能幫助您制定高效的開店方案,提升品牌曝光和轉化率 或 加入官方LINE 為您服務喔!

bottom of page